进入淡季以来,重庆工字钢需求超季节性下滑,刨开众所周知的台风、水患和疫情影响,地产和基建段本身的疲软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8月基建段环比改善,不仅源于资金端的解绑,也有前期项目滞后的脉冲式回补,但幅度上看仍然没有达到往年同期水平。政策端对基建投资的态度仍显保守,主要仍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支撑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很难再出现过去那种“强心剂”的作用。种种不利因素导致了今年淡季的需求要远远弱于过去两年的同期水平,即便如此,因为钢厂限产的原因,淡季库存仍然能够维持,并未因为需求过差而出现累库问题。
鉴于较差的开工和资金情况,我测算的下半年地产基建端平均需求-12%的增速预计,抵消来自制造业和出口端的增量,下半年钢材需求下滑幅度平均接近10%。在需求给定的前提下,下半年的库存去化速度就取决于钢厂限产的力度。按照之前的平控计算,下半年粗钢的产量必须减少5800万吨,限产幅度约10%,产量走势和2019年相似,和需求下滑幅度接近。
但考虑到7-8月实际的限产力度要超过10%,后续也可能会有更加严苛的限产举措,重庆工字钢整体供应端的减量可能会小幅超过需求端,最终导致旺季的去库加快。
这是钢材平衡表级别的变化。但是考虑到钢材价格,不能简单根据库存变化来预测。回溯过去几年钢材利润的走势,往往会因为供应端的短期冲击而出现利润快速上冲,但绝大部分时间仍然走的是需求的逻辑。如果旺季之后,钢材库存并未去化到一个紧迫程度,需求依然会因为项目、资金问题持续下滑,供需双弱下,利润也很难维持现在的高位。但是如果库存去化过快,绝对值过低,市场开始走低库存逻辑,那也有可能出现挤仓行情。
而成本端,因为自身基本面的不同,铁矿和焦炭的走势相悖。但中长期在限产的大格局下,原料端依靠自身基本面的利多很难持续,成本单边上行的可能性极低。叠加利润的萎缩,旺季之后重庆工字钢的价格有较大的下行可能。